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环球体育app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
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。对于盖高楼起家的张宏伟而言,这句话再适合他不过了。
3月16日晚,东方集团(600811.SH)连发多份公告,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发出的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,认定公司2020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。上交所随后向公司发出通知,公司股票将自3月18日起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警示,后续将根据最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,依规实施退市。
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,2020年至2023年期间,东方集团年度报告分别虚增营业收入约38.97亿元、48.65亿元、65.43亿元和8.25亿元,占各期对外披露营业收入的25.20%、32.05%、50.44%和13.56%;同时,分别虚增营业成本约38.75亿元、48.44亿元、65.3亿元和8.24亿元,占各期对外披露营业成本的23.74%、29.57%、45.43%和11.45%。
根据处罚告知书认定的事实,东方集团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,已经触及了上交所《股票上市规则》规定的“年度报告财务指标连续3年存在虚假记载”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。因此,上交所决定启动对东方集团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。
此前的3月14日晚间,民生银行(600016.SH)发布公告称,因个人身体原因,张宏伟先生申请辞去该行第九届董事会副董事长、董事、董事会战略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、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等职务。至此,张宏伟告别了连续担任25年的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职务。
对此,那父财经通过各方梳理发现,张宏伟及其控制的东方集团通过资本运作构建了横跨金融、能源、港口、地产、农业的“东方系”,近年来已深陷债务危机,涉及银行、金融机构及合作方的债务规模庞大且复杂。张宏伟依赖高杠杆扩张的模式在宏观经济下行期暴露出致命缺陷。当前财务造假、债务违约及业务亏损的多重危机,使这一商业帝国已然面临崩塌,也折射出民营企业过度资本化与监管缺位的深层问题。
01
起家:用足时代政策红利
张宏伟及东方集团在数十年发展历程中,凭借改革开放政策红利、关键项目布局及政府资源支持,实现了快速扩张。
早年张宏伟以做建筑工程起家,抓住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业机遇,1984年,他组建了哈尔滨市东方建筑工程公司,即东方集团的前身。其通过承接政府工程积累原始资本,成为首批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民营企业家,并带领公司在建筑领域崭露头角。
1989年哈尔滨市东方建筑工程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;1994年,东方集团成为黑龙江省首家在上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,得益于国家推动股份制改革的政策红利,并成为中国最早上市的民营企业之一。1994年,在《福布斯》中国富豪排名中,张宏伟名列第二,成为名噪一时的“东北首富”。
1995年,东方集团参与国企改制试点,控股锦州港(后为ST锦港,600190.SH),获得锦州港超30%股份,为第一大股东,并成为首家控股大型港口的民营企业,获得地方政府支持。后推动其上市,但近年因财务造假被处罚。
靠着时代的红利,张宏伟在建筑工程与实业的基础上,加大了多元化版图的构建。
金融领域的深度布局。1999年民生银行上市前夕,张宏伟斥资入股,成为第二大股东,2000年后长期担任副董事长,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巩固话语权,成为其资本运作的核心平台,与新希望系、泛海系形成“三大股东派系”。
保险与证券方面,张宏伟积极参股新华人寿、民族证券,并收购美国亚联银行,同时参控股多家金融机构,金融牌照的获取依赖监管审批,体现了与金融体系的深度关联,构建全面金融网络。
能源与资源投资方面。收购联合能源集团(00467.HK),2010年后,张宏伟通过联合能源集团在巴基斯坦、伊拉克等国投资油气项目,契合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导向,获得政策支持及外交资源协调。其中,巴基斯坦、伊拉克等地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,曾为“东方系”贡献稳定现金流。同时,张宏伟还布局新能源领域,如UEP风能公司。
房地产与城镇化开发。2013年东方集团收购国开东方(后更名东方安颐),主导北京青龙湖区域土地一二级开发,累计投资超百亿元,但因市场低迷导致项目亏损超73亿元。同时,他们与万科、龙湖合作开发翡翠西湖等项目,但合作公司因债务问题成为被执行人。
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。2009年东方集团设立东方粮油,主营大米、油脂加工及农产品供应链业务,但近年营收大幅下滑,部分子公司年亏损超亿元。
至此,短短十余年时间,张宏伟及其控制的东方集团与“东方系”版图横空出世。
02
埋雷:与民生银行的利益关联内幕
张宏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民营企业家,通过资本运作构建了横跨建筑、金融、能源、港口、房地产等领域的“东方系”商业帝国。然而,其资本扩张路径高度依赖民生银行的金融支持,提供了大量贷款。最终因激进扩张与关联交易风险暴露,导致双方陷入深度利益纠葛与债务危机。
2000年张宏伟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并长期担任副董事长,奠定了其“资本运作+金融杠杆”的核心模式。自此,张宏伟开始了多元化扩张阶段。
金融杠杆放大,通过民生银行股权质押融资,投资能源(联合能源)、粮油(东方粮油)、房地产(东方安颐)等领域,形成七大产业板块。
高风险关联交易,利用民生银行股东地位获取关联贷款,例如2023年末东方系在民生银行贷款余额达95.99亿元,质押其持有的民生银行99.5%股权(12.73亿股)。
与民生银行利益关联内幕主要为,股权深度绑定。截至2024年6月,东方集团持有民生银行12.8亿股(占比2.92%),长期位列前十大股东。张宏伟自2000年起担任副董事长长达25年,直至2025年3月因危机加剧辞职。
民生银行成为“东方系”核心融资渠道。截至2024年6月,“东方系”在民生银行贷款余额74.04亿元,其中23.35亿元已逾期,占该行关联贷款总额的11%。
风险传导机制,主要为质押融资循环。东方集团将民生银行股权质押给招商银行、浦发银行等机构获取贷款,但质押率高达99.5%,导致民生银行股权被司法冻结或标记,加剧债务风险。
关联贷款风险集中。民生银行对东方系、泛海系等股东贷款合计达283亿元(截至2023年末),占全行关联贷款的33%,其中,东方系贷款不良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利益共生与冲突。张宏伟曾通过民生银行分红和股权增值获利超百亿元,但过度依赖该行融资导致风险集中。民生银行则因股东关联贷款暴露巨大坏账压力,2024年一季度净息差仅1.38%,不良率1.44%,位列行业尾部。
2024年6月东方集团暴雷后,民生银行被迫加速追偿,但部分贷款已因质押股权价值缩水(民生银行股价跌至4.16元)难以收回。
造成此危机根源在于,过度杠杆化与短债长投。据数据,东方集团短期债务缺口超百亿元(2024年6月末货币资金17.56亿元,短期负债134亿元),但长期重资产项目(如北京青龙湖地产项目累计投入156亿元,回款不足50%)导致资金链断裂。
多元化失控与主业空心化。数据显示,东方集团粮油、地产等核心业务连续三年亏损超40亿元,但资本运作收益掩盖主业颓势,最终因财务造假(2020-2023年虚增利润)引发监管调查与退市程序启动。
治理结构缺陷与监管套利。东方集团通过关联财务公司挪用上市公司资金(16.4亿元存款受限),暴露内部控制失效;民生银行对股东关联贷款的风控形同虚设,导致风险长期积累。
数据显示,东方集团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高达74亿到95亿,其中部分已逾期,这说明双方的利益纠葛很深。同时,东方集团的财务危机也拖累了民生银行,可能涉及关联贷款的风险。
未来,“东方系”若无法通过资产重组引入外部资本,其与民生银行的利益捆绑或将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导火索。
03
诉讼:危机频发与政商信用关系破裂
事实上,张宏伟及其控制的东方集团与“东方系”公司近年来已深陷债务危机,涉及银行、金融机构及合作方的债务规模庞大且复杂。
东方集团连续多年亏损。根据数据,2021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7.19亿、9.96亿、15.57亿,预计2024年亏损8-12亿元。这些亏损加剧了债务问题,使得东方集团无法偿还到期的募集资金6.29亿元。
财务造假与债务危机。东方集团与“东方系”公司2020-2023年连续财务造假被证监会调查,负债高达490亿元,地方监管机构(如黑龙江证监局)介入处罚,显示政策支持已转向严格监管。
银行追债与资产冻结。东方集团与“东方系”公司2024年因债务违约遭招商银行、浦发银行等起诉,民生银行作为最大债主亦面临风险,这些已表明张宏伟及其控制的东方集团与“东方系”政商信用关系的破裂。
主要银行债务及诉讼为: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,债务金额约10.92亿元,贷款本金及利息。东方集团以持有的民生银行3.13亿股质押担保,因未按期还款被起诉,银行要求拍卖质押股权优先受偿。浦发银行哈尔滨分行,东方集团欠款2亿元,子公司东方粮油欠款1.5亿元,银行已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并提起诉讼;兴业银行哈尔滨花园支行,东方集团4.69亿元贷款,银行要求提前还款并提起诉讼;农业银行方正县支行,东方粮油欠款3亿元(1亿元7月到期,2亿元8月到期),因逾期未还,银行已发起诉讼。
着重强调的是民生银行,东方集团及“东方系”公司贷款余额为74.04亿元,其中23.35亿元已逾期。东方集团是民生银行主要股东,质押了99.5%的持股(约12.73亿股)用于融资,但股权被司法冻结或标记,导致债务风险进一步放大。
其他金融机构及合作方债务方面。首先是东方集团财务公司流动性危机,东方集团在关联财务公司存款16.4亿元无法提取,同时有6.66亿元贷款未偿还。这已导致公司现金流断裂,触发证监会立案调查。
其次是合作方及工程款拖欠。典型案例为,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因75.23万元工程款未支付,向法院申请对东方集团预重整。
其他诉讼。截至2024年下半年,东方集团及“东方系”公司新增诉讼金额累计约69.17亿元,涉及招商银行、盛京银行、哈尔滨银行等机构。
债务结构及资金缺口方面。数据显示,东方集团短期借款为62.77亿元,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是62.33亿元,货币资金仅为17.56亿元,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不足1亿元,可见货币资金与覆盖短期借款、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之间的差距之大。
截至2024年9月,东方集团总负债达208亿元,资产负债率超50%,核心资产如民生银行股权被质押或冻结,导致偿债能力进一步削弱。2020-2023年财务造假被查,现在已启动退市程序,必将导致重整受阻,债权人加速追偿。
下一篇:没有了